【以案说纪】怎样认定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物、礼金、消耗卡行为
宣布日期:2020-03-18 浏览次数:17214 宣布人:集团纪委
案例一
简某,,,,,,某市地方税务局副巡视员,,,,,,党员。。。。。简某无意结识该市某宾馆法人殷某并与之来往。。。。。殷某见告简某在其所在税务统领区域内谋划宾馆和餐饮等行业,,,,,,每年缴税金额较大。。。。。2016年中秋节时代,,,,,,殷某赠予简某1万元购物卡及所谋划宾馆的价值1万元健身卡。。。。。此间和以后,,,,,,殷某未谈及任何请简某资助的诉求。。。。。
案例二
案例二:孙某,,,,,,某省煤矿清静监察局副局长,,,,,,党员。。。。。在一次聚会上,,,,,,孙某结识了外地煤矿企业老板赵某。。。。。2017年3月,,,,,,孙某母亲生病住院,,,,,,赵某带高等礼物前来探望,,,,,,并给孙某送出4万元红包。。。。。几番谢绝后孙某收下。。。。。其间和以后,,,,,,赵某未谈及任何请孙某资助的诉求。。。。。
案例三
案例三:林某,,,,,,某市委组织部部长。。。。。张某是该市委组织部某处副处长,,,,,,张某多次向林某体现任副处长时间较长,,,,,,希望能够再“前进一下”,,,,,,林某对此未批注态度。。。。。2017年春节至2017年3月时代,,,,,,张某多次到林某家中造访,,,,,,先后送给林某5000元购物卡、苹果手机一部。。。。。案发时,,,,,,张某钻营职务提升的目的并未实现。。。。。
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以为:三人的行为均组成《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三条划定的“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物、礼金、消耗卡行为”。。。。。
第二种意见以为:简某的行为组成“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物、礼金、消耗卡行为”,,,,,,孙某和林某的行为,,,,,,则应按受贿行为论处。。。。。
评析意见
简某、孙某、林某行为性子差别,,,,,,笔者赞成第二种意见。。。。。
案例一中简某行为违犯党的清廉纪律
违规收受礼物、礼金、消耗卡行为与受贿行为的主要区别是,,,,,,对方没有详细请托事项,,,,,,行为人仅是在日常来往历程中收受了对方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物、礼金、消耗卡,,,,,,同时行为人没有使用职务上的便当为对方谋取利益。。。。。
案例一中,,,,,,简某收受殷某赠予的1万元购物卡及1万元健身卡。。。。。在该历程中,,,,,,简某没有允许为请托人办理详细请托事项,,,,,,也没有使用职务之便为殷某谋取利益,,,,,,不组成受贿行为。。。。。可是,,,,,,简某在党纪明令榨取的情形下,,,,,,多次收受与其有羁系制约关系的企业法人所送的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物、礼金、消耗卡,,,,,,违反了《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三条“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物、礼金、消耗卡等”划定,,,,,,违犯了清廉纪律。。。。。
别的,,,,,,简某接受、持有殷某赠予的价值1万元的高等健身卡,,,,,,组成《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七条关于违规取得、持有、现实使用消耗卡的相关行为,,,,,,应当合并处理。。。。。
案例二中孙某的行为涉嫌受贿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审查院关于办理贪污行贿刑事案件适用执法若干问题的诠释》(以下简称《诠释》)第十三条第二款划定“国家事情职员索取、收受具有上下级关系的下属或者具有行政治理关系的被治理职员的财物价值三万元以上,,,,,,可能影响职权行使的,,,,,,视为允许为他人谋取利益。。。。。”
案例二中孙某作为煤矿清静监察局副局长,,,,,,收受具有行政治理关系的被治理人煤矿老板赵某的财物4万元,,,,,,虽然未使用职权为赵某投契,,,,,,可是其收受财物金额凌驾3万元,,,,,,已组成受贿犯罪,,,,,,应当凭证《党纪处分条例》第二十七条纪法衔接条款处理。。。。。
案例三中林某行为属于受贿行为,,,,,,虽不涉及犯罪但须追究党纪责任
《诠释》第十三条第一款划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为他人谋取利益’,,,,,,组成犯罪的,,,,,,应当遵照刑法关于受贿犯罪的划定治罪处分:(一)现实或者允许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二)明知他人有详细请托事项的;(三)履职时未被请托,,,,,,但事后基于该履职事由收受他人财物的。。。。。”
案例三中,,,,,,林某明知张某有详细的请托事项,,,,,,仍收受张某财物,,,,,,组成受贿行为。。。。。虽然其收受的财物未凌驾3万元,,,,,,不组成受贿犯罪,,,,,,但凭证《党纪处分条例》第二十八条之划定,,,,,,属于“有刑规则定的行为,,,,,,虽不涉及犯罪但须追究党纪责任”的情形,,,,,,应当凭证纪法衔接条款处理。。。。。
需要注重的是,,,,,,在年节沐日时代多次收受财物,,,,,,最后使用职务便当为对方投契的,,,,,,则应将所有钱款盘算为受贿款。。。。。
(泉源:中国纪检监察报)